敢比國際先進技術,填補五項國內空白
人民日報報訊(記者 阮春生 徐曉軍)昨日,位于青田縣溫溪鎮的浙江爽凱汽車空調有限公司收到了元旦過后的第3筆大訂單:美國環球汽車空調有限公司訂購了20萬臺汽車空調蒸發器。公司總經理王慶生笑呵呵地說:“對方急著催我供貨,廠里根本來不及生產!”
浙江爽凱公司是一家伴隨國內汽車空調業發展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至今已有15年的汽車空調生產歷史,主要研發生產汽車空調中的“兩大件”:蒸發器和冷凝器。企業發展至今,能生產1000多個品種的汽車空調蒸發器和冷凝器,產品銷往美國、歐洲、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安裝到包括奔馳、寶馬、福特、道奇等在內的23款名車以及國內50多款汽車上。
“汽車空調的發展趨勢一是要體積越來越小,二是要求效果越來越好。在國內汽車空調生產廠家中,我們在技術上一直處于前列位置,目前研發成功的第四代蒸發器剛剛投入生產。”公司技術部經理江樹賢手拿一個僅38毫米厚,4A紙張大小的產品介紹說。這個新產品比第三代蒸發器薄了42毫米之多,而效果比一臺3匹的柜式空調效果還要好。在日本這個汽車工業發達國家,第四代蒸發器也才剛剛被使用。
能掌握國際先進技術,爽凱公司先是虛心地向國外公司尤其是日本汽車空調制造商學習,然后對技術進行吸收和消化。王慶生說:“國內汽車空調產業發展較遲,我們不能閉著眼睛瞎摸索,必須讓國際先進技術為我們所用,并對技術進行提升改進,破除技術壁壘,最終先人一步,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在這種思路指導下,公司從2001年開始,每年突破一項新技術,研發一款新產品,至今已經開發出層疊式蒸發器、過冷管式冷凝器、附油冷式平行流冷凝器等4種新產品,并剛剛完成對空調蒸發器600多個接頭的標準統一,填補了5項國內空白。
“技術能與國際先進比高下,但產品也達到國際水平困難可不小。”江樹賢說,公司攻克了人才、設備以及原材料等多個難關,在國內沒有相關人才的情況下,企業自行培養技術骨干,沒有汽車空調生產設備供應,就自己動手造機器,國內原材料與國際上有差別,就先后做了數百次試驗,終于獲得最佳技術參數。
技術和產品性能不能輸國際大公司,產品價格卻比國外公司的產品低許多,“爽凱”生產的汽車空調產品受到了國際市場的歡迎。去年,公司共出口汽車空調蒸發器和冷凝器60萬臺,產值首次突破1億元。